首页

中国女王圣水黄金

时间:2025-05-30 05:33:01 作者:以心相交筑和平 中日友好注入青春力量 浏览量:82799

 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题:以心相交筑和平 中日友好注入青春力量

  中新社记者 张素

  5月29日,“以心相交 共筑和平”中日青年友好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。来自日本全国各地近300名青年与中国青年进行互动交流、才艺表演。

  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,青年是推动中日关系破浪前行的重要风帆。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,5月24日至30日,日本青年代表团在中日两国政府《关于加强青少年交流的备忘录》项目下访华。从三个维度,外界或可更好感知中日友好的青春力量。

5月29日,北京,“以心相交 共筑和平”中日青年友好交流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。图为才艺表演。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

  和平理念的播种者

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“我们铭记历史,不是为了延续仇恨,而是为了让和平的钟声永远长鸣。”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万明在会上说。他勉励中日青年用实际行动将和平种子播撒在两国人民的心田,“正视历史,面向未来”。

  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在会上说,期待双方以二战结束80年为契机,放眼未来,构筑崭新关系,造福两国人民。

  在日中友好协会常务理事佐佐木政文看来,日本常用“终战”一词,在胜败价值观上相对模糊。他认为日中青年应以此次交流为契机,加深彼此理解,“以史为鉴,展望未来”。

  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加藤千洋说,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,日本和中国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,更应携手合作,这也是会议主题“共筑和平”的应有之义。

  民心相通的架桥者

  此访期间,日本青年代表团分别赴北京、上海、山西、江西、广东、云南等地进行参访交流。对于许多首次来华的日本青年而言,每天都在“结识新的朋友,获得新的发现”。

  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日本学生小谷菜奈子告诉中新社记者,从在景德镇体验彩瓷,到品尝北京烤鸭,再到与年龄相仿的中国朋友谈论学习生活,都令她难以忘怀,“我切身感受到中国的力量。”

  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上海,到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景德镇,中国的多样性让日本学生上原拓也记忆深刻。更令他难忘的是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。“我希望今后有机会再到中国,希望到那时能用流利的中文与大家交流,为日中友好贡献微薄力量。”

  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,民相亲在于心相通。”会上代表中国青年发言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张天烁说,青年是中日友好事业的希望与桥梁,“我们一定能建立起超越国界的友谊纽带,为推动中日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贡献青春力量”。

5月29日,北京,“以心相交 共筑和平”中日青年友好交流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。图为日本青年在主题装置前。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

  创新合作的开拓者

  活动期间,日本学生带来的书法表演别具一格。伴随节奏强劲的音乐,他们在宛如地毯一般的纸张上尽情挥毫,借唐朝诗人杜甫所写诗文里的“春树暮云”,表达对中国友人的不舍与思念。

  自言访华已达70余次的日本大学商学部教授高久保丰,看着洋溢青春朝气的脸庞,忍不住忆起40年前自己初至中国的情景,“那个时候的感动,给我的一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”。

  中日两国的青年交流已成传统。今年,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还将邀请更多日本青年访华,同时也将组织中国青年访日。人们希望更多青年从旁观者、参与者积极转变为开拓者、组织者,为中日两国共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  当日会上的一个小高潮承载着这一愿景。来自上智大学的平野惠理代表日本青年发言,她在结尾处用流畅的中文说:“中日青年可以互相尊重、互相帮助、求同存异,以创造更好的未来。”现场掌声如潮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在热议AI时看见农村

篮球是东莞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和亮眼的城市名片。东莞市政府副市长、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东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黎军表示,东莞将以饱满的精神、负责的态度、优质的服务,全力以赴做好竞赛组织和服务保障,确保比赛顺利进行。

中新健康丨设定三“体”目标 科学管理体重——健康体重科普传播大会在京举行

中职教育的定位也在发生变化。原本,中职以面向产业,培养和输送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,如今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升学的通道。宁海职教中心是浙江省一所“双高”【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(群)】中职学校,该校校长袁哲海向《中国新闻周刊》介绍说,目前,学校80%—90%的学生都会选择参加职教高考升学。

12345热线可外包,服务责任不能“外包”

文明发展与文化繁荣,交流互鉴是必由之路。问道中华文明,需要自我阐发,同时也离不开世界视域。与会嘉宾在论坛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希望借助此次论坛在文明对话中互鉴启新。

小新Talkshow:西藏琼结强钦村 庄园映古史,青稞酒飘香

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刘兆玄说,中华文化是两岸的最大公约数,中华文化始终是两岸之间最根本的连结。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缺少文化的伟大复兴,台湾文化界对此次峰会展现了较高参与热情,表明文化的力量超越隔阂,成为两岸民众心灵的共同语言。

9部门联合出台新政策 促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

很多杭州人都乘过的“151路”公交车,也来到了展览现场。1961年,杭州市区第一条无轨电车线通车,线路为城站至拱宸桥,编码是1路,全长12.5公里,车型为西湖牌。1988年,51路按照公交线路编码国际排列改名为151路,一直沿用至今。展出的这辆车,观众可以走入车内拍照、打卡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